【小宣讲健康】冬季卒中怎么防?
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是人类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,天气渐冷,来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多。据统计,约有50%的脑卒中患者是在冬季发病,且发病后致残率高、并发症多、死亡率高。
为何脑卒中在冬季的发病率居高不下?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?冬季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?这期小宣讲健康为您一一解答!
一、什么是脑卒中?
二、为什么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
冬天,当人体从温暖的室内环境转移到较冷的室外环境时,交感神经系统立即受到刺激而兴奋紧张,大血管收缩,导致血管阻力和血压升高,心脑负荷也随之增加,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增加;
其次,大多数卒中患者的血管都存在血管狭窄病变,血管的收缩会中断某些脑组织的血液供应;
与此同时,寒冷的刺激会增加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,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,易于形成血栓,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脑供血不足,这些不良影响都会导致缺血性卒中。
三、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?
四、冬季如何预防脑卒中?
(1)合理膳食,控制盐分摄入,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;清淡饮食,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、高胆固醇食物;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,如西红柿、芹菜、香蕉等;适量食用鱼类、干果,保持营养均衡。
(2)适量运动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脑卒中风险。但需注意,运动不宜过度,避免过度劳累。
(3)戒烟限酒,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,促进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;过量饮酒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。因此,应戒烟限酒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(4)注意保暖,冬季应注意保暖,避免过早外出。外出时应戴帽子、围巾等保暖物品,减少寒冷对血管的刺激。
(5)控制基础疾病,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,规律服药,不可自行随意停药。一旦确诊,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,降低脑卒中风险。
(6)保持情绪稳定,定期进行健康体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