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暖的守护|致敬冬日里日夜坚守的儿科人
又是一年冬来时, 又进入了儿童呼吸道等疾病的高发季节。伴随着天气寒冷,气温骤降,医院儿科再次迎来了最为忙碌的就诊高峰,门诊、病房的就诊患儿人数激增,到处充斥着啼哭声,混杂着家长的焦虑和不安,“连轴转”也成了儿科医护人员的日常。
迎战就诊高峰 全力守护患儿健康
早上不到八点,在吴忠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候诊区,前来就诊的患儿和陪同的家长就在门口排起了长队。
“医生,昨天量了体温已经达到39度多。”“给孩子吃了3天止咳药,还是不见效果。”……儿科门诊诊室内,坐诊医生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,询问病情、听心肺情况、查看检查结果、解疑答惑、嘱咐家长……。虽然忙碌,但每一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每年冬季都是一年中儿科最忙碌的时候,每日门诊接诊量从原来的300余人,激增到600余人,面对强大的工作量,科室周密部署,合理分工,全科医护人员一起加班加点“奋战”,做到“7X24”全天候、全方位地守护患儿健康。
儿科主任闫春梅说:“科室的医护人员这段时间都是主动压缩休息时间,坚守岗位。看病的孩子太多了,为了让更多患儿及时得到诊治,每天都会额外增加门诊号、急诊号,开设的诊室从原来每天3-4个增加到现在的上午6个,下午3-4个,医院也在全力支持,抽调护理骨干支援,加大接诊能力,全力满足患儿就诊需求。”
舍小家为患儿 弃假返岗坚守“医”线
“咳嗽多长时间了?”“雾化做了吗?”“孩子嗓子有点发炎……”儿科门诊张莉医师正在耐心地询问解释,不时微笑鼓励着孩子,安慰家长。
张莉是儿科党支部书记,主治医师。今年7月,她幸福地成为了一个二胎妈妈。正在休产假的她,在得知科室患儿激增,人手不足的情况下,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她主动放弃没有休完的产假,提前一个月返回到工作岗位上,全身心投入到诊疗工作中去,与同事一起坚守岗位。“儿科的医生本身人手就不够,这个时候,我肯定是要顶上来的。”每当有人询问起张莉为何提前结束产假回来上班时,她总会用这句话去回答。
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,积极投入工作解除更多孩子的病痛。在工作岗位上,张莉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、暖心的优质服务,治疗每一位患儿,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,也发挥出了“创一个岗、树一面旗、带一群人”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用坚守温暖寒冬 用行动践行“南丁格尔”
照顾好每一位患儿,是每个儿科医护人员的最大心愿。进入冬季就诊高峰,住院病区的护士和医生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不止一倍,他们每天穿上工作服便开启了“脚不沾地”模式。查房,治疗、巡视患儿状况等工作无缝衔接,护士们来回穿梭、马不停蹄,很多时候顾不上喝一口水,去洗手间也得一路小跑。
黄亚楠是儿科的一名护士,前不久诊断出颈椎曲度平直,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后休息一段时间,减少颈部低头活动。考虑到科室人员紧张,工作量大,黄亚楠主动要求回到工作岗位,在门诊做治疗,每天治疗结束后症状减轻,立即回到岗位上坚持上班。
带病坚持的不止有黄亚楠,因为每天接触发热患儿,护士和他们对话、做治疗,即便都戴着口罩,但防护还是有限,加之过度劳累,医护中很多人也间断出现感冒症状,但仍然坚持带病工作。
儿科护士尤其需要胆大心细,一方面根据每位患儿体重严谨换算复杂的用药剂量;另一方面紧盯血管、果断穿刺,确保“一针见血”,同时面对焦急的患儿家属还需要耐心解释说明患儿的情况。她们工作繁忙,但忙而有序,每个人都在努力、都在坚持、都在克服。
忙碌和坚守已经成为儿科人的常态,他们没有完整的假期,但有固定的就诊高峰。多年来,吴忠市人民医院儿科团队兢兢业业,真诚奉献,为无数患儿解除病痛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医者仁心”,为全院医护人员树立了“奋斗者”的榜样。